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,无论对焦、曝光、白平衡……都有自动功能;对比度、锐度、饱和度、色调等等,也有各种优化校准帮助自动处理,唯独景深没有自动功能。即使曝光、对比度、锐度、饱和度、色调、白平衡等等有了些许偏差,后期处理一下,也不难纠正;而景深有了问题,就几乎没法挽救了,常常会因为景深不当而废掉一张构图和用光都很好的照片。如果景深运用得好,也可能在普通的甚至杂乱的环境中拍出好作品。因此,深入了解景深,熟练地运用景深,对摄影者就非常重要。
什么是景深?
拍照时,首先要对焦(无论自动还是手动),调节镜头中心与焦平面之间的距离,让被摄物主体在焦平面上准确聚焦,变得清晰。按照光学理论,在纵深轴上,只有对焦点这一区域是清晰的,离开这一区域的景物都是模糊的,只是人的眼睛分辨率有限,一定程度的模糊,看起来还觉得是清晰的,超过了这个程度,才会觉得模糊。因此,这里所谓的“清晰”,是相对的,是指人们视觉可接受程度的清晰;实际上,有的景物很清晰,有的比较清晰,有的不那么清晰;对焦点的景物最清晰,它的前面和后面的景物也有一段看起来比较清晰;离对焦点越近就越清晰,越远就越不清晰。这段清晰程度不同(看起来都觉得清晰)的纵深范围就叫“景深”。
景深变化的规律
影响景深范围变化的因素有三个:光圈、镜头焦距、物距(相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,即对焦距离)。
一,光圈。在镜头焦距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,光圈越大,景深越小;光圈越小,景深越大。
二,镜头焦距。在光圈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,焦距越长,景深越小;焦距越短,景深越大。
三,物距。在光圈和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,物距越远,景深越大;物距越近,景深越小。
这三条基本规律,都是有前提条件的,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那“两个不变”;如果前提条件变了,结果就不一样了。
有一次,我照一支微型野花,我要照成1:1,并且让几个小花朵都清晰。开始用焦距为180mm的微距镜头用大光圈照,景深太小;于是不断缩小光圈,直至缩小到f/16,还嫌景深不够。我想,可能因为焦距太长的缘故,就换上焦距为60mm的微距镜头,同样用f/16小光圈来拍,结果让我感到意外:景深更小!怎么一回事呢?按照规律,焦距越短,景深越大才对呀,难道镜头有问题?当然我不相信镜头有问题,就计算了一下,果然没错:用长焦镜头,景深是37.68mm,用短焦镜头,景深反而只有18.30mm。原因是物距这个前提变了。同样要得到1:1的成像,用上述长镜头,物距是460mm;而用短镜头,物距近至185mm。前提变了,结论自然也会变得不一样。在这里,“焦距越长,景深越小;焦距越短,景深越大。”和“物距越远,景深越大;物距越近,景深越小。”两条规律同时在起作用,但后者的作用超过了前者。有一位摄影人说,虚化的第一要素是拍摄距离,之后才是焦距,光圈。此话不无道理。経过这次实践,我又认识了另一个“小”规律:要得到相同大小的成像(或者说,要得到放大倍率相同的成像),用长焦距镜头比用短焦距镜头能获得更大的景深。
即使物距相同,如果光圈变了,也可能(但不一定)发生这种“倒过来”的情况。例如,物距同样1500mm,焦距180mm的镜头用f/16光圈,而60mm镜头用f/4光圈,长镜头的景深仍大于短镜头;而60mm镜头用f/8光圈的话,短镜头景深就会大于长镜头。
说明,光圈、焦距、物距之间有着复杂的数学关系。会不会还有别的什么“小”规律呢?也许有,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吧。
景深的计算和预测
实际拍摄时,要知道具体景深多大,有几个办法:
一,通过公式计算出来。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带着计算器去摄影,但知道公式,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景深原理,而且必要时还是很有用的。
统一按mm(毫米)计算的公式如下:
最近清楚点(mm)=(H*D)/(H+D-F)
最远清楚点(mm)=(H*D)/(H-D-F)
景深范围(mm)=最远清楚点-最近清楚点
公式中:
H是超焦距(mm),=(1000*F)/f
D是物距(mm)。
F是焦距(mm)。
f是光圈。
这个公式有时会计算出负数来。如果出现负数,那就是∞(无限远)了。
过去都是用这个公式计算景深。现在有的公式加进了“弥散圈”(或叫“模糊圈”)的内容,即根据你对照片质量的要求,定出一个可允许弥散圈大小的指数,如果你的照片要放大很多倍,弥散圈就要求很小,相反,弥散圈就允许大一点。弥散圈大小的标准,各品牌厂家定的都不一样,这是一个很活的主观数字。加进这个因素计算出来的结果,略有差别:要求高的,算出来的景深小一些;要求低的,算出来的景深大一些。考虑到这些情况,在一般应用上,不要求那么精密,就可以忽略它。如果你要求很高,也可留有一级光圈的余地。
二,查阅简易景深表。有些摄影书本上可以找到,有些手动镜头的说明书上也有,我还见过有的双镜头反光机的背板上也印有它。自己动手做一个也不难。
三,看景深标尺。过去许多相机的镜头上都有景深标尺,(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,大概因为相机自动功能越来越进步吧。其实这个标尺很方便、很有用,对于掌握景深来说,有时候相机的自动功能取代不了它。)它固定地附着在调焦环旁边。中间有一条线,用来指示对焦距离。线的两边对称地排列着光圈数值,如:22 16 11 8 5.6 4 | 4 5.6 8 11 16 22 。每个数值都有一个刻度。转动调焦环调好焦以后,一看就知道,你所用光圈相同数值的两个刻度之间所涵盖的距离,就是这次拍摄的景深。
四,景深预测。现在的单反机都有景深预测按钮,按下这个按钮,在取景器里就可以看到实际景深状况,再没有比它更方便和直观了。不过,如果光圈很小,按下按钮以后,在取景器上看就非常昏暗,甚至看不清楚。因为,为了对焦和取景的方便,单反机在平时总是把光圈开到最大,观看景物非常明亮;等到你完全按下快门拍摄的时候,光圈才自动缩小到你设定的值,然后开启快门曝光;曝光完成后又恢复到最大光圈的位置。实际上,当你按下景深预测按钮的时候,就等于把光圈缩小到你设定的值。如果你用最大光圈拍摄,那么,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景深状况与实际完全一致;如果你设定的不是最大光圈,那么,你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景深总是小于实际景深。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在取景器里明明看见背景虚化得很好,而照出来的结果,背景却非常清晰的原因。
景深的运用
要拍出好照片,从构图开始,你就必须设计景深,巧妙地运用景深来实现自己的拍摄意图,想要哪些景物清楚,就让那些景物清楚;想要哪些景物模糊,就让那些景物模糊。当然,这只是希望做到的,只能尽力,但不会“心想事成”,绝对做到。在某些条件下,有些很靠近主体的景物,你想要它模糊,就是模糊不了;微距摄影,有时想要主体清楚范围大一点,就是清楚不了。当在你所拥有设备条件下,手段用尽,还无法达到目的,你也就只好无奈地“让步”了!
用大景深比用小景深拍摄的照片要清晰得多。照普通风景,一般需要大景深,让整个画面都非常清晰,层次很丰富,不要有模糊的地方;但在许多时候,我们并不总是需要处处都那么清晰。比如,照人像,后面(或前面)有杂乱的景物,为了凸出主体,我们就需要虚化这些杂乱景物,让它们模糊,看不清楚,免得干扰视线,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。拍花、拍鸟、拍动物、微距摄影也常常遇到这种需要。这时就需要小景深。当然,这也不是固定公式,要根据环境和自己的拍摄意图灵活运用。拍风景,有时为了凸显某个重要景物,也需要适度虚化远景或近景;有时想要营造某种虚幻意境或拍出某种奇特的艺术效果,小景深也许是个手段。拍人物、花、鸟、微距等等,如果没有杂乱的背景和前景,也可以用大景深,让主体更加清晰;有时为了反映当时的环境,或者需要某些东西来衬托主体,或者需要一些陪体来丰富画面,要拍下这些东西,也需要适当大一点的景深。
许多时候,自动对焦往往不能满足景深要求,需要手动对焦来解决。
有一个获得最大景深的方法——(手动)超焦距摄影,在实践中很有用处。超焦距就是不一定对焦在拍摄主体上,而是对焦在一个特定的距离处;这个特定距离,就是“超焦距”。超焦距的景深涵盖了从无限远到最大限度的近距离。再没有比这个景深更大的了!举些例子来说明:
许多人拍风景往往向着无限远来对焦,这样就浪费了许多近景深;如果画面上有近景,就很可能模糊。假设:你用50mm焦距,f/11光圈拍风景,对焦在无限远,近景深是4.5M;如果用超焦距,不对焦在无限远,而对焦到4.6M(这个特定距离是50mm焦距、f/11光圈的超焦距,后面再讲算法),那么,远景深还是无限远,近景深就是2.3M了,多了2.3M近景深!
假设:你用50mm焦距,f/11的光圈,拍摄距离2.5M的主体。自动对焦一定对在2.5M,这时计算出景深范围是1.6——5.5M。如果没有什么需要清晰的近景,而你又想把远景照得清晰,就可用超焦距,不对焦在2.5M,而对焦在4.6M,那么,这时的景深范围就是2.3M——无限远了;主体在景深范围之内,能有清晰的图像,远景深就不是5.5M,而是无限远了!
再假设:你用50mm焦距,f/16光圈,计算出超焦距是3.2M。你对焦到3.2M,那么,景深范围是从1.6M——无限远,无论拍摄主体在2M、3M、5M、10M或更远,都在这景深的涵盖之内,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;这比对焦在主体上的景深就大多了。
计算超焦距的方法:第一,如果你的镜头有景深标尺的话,那就很简单,把调焦环上∞对在标尺上你所用光圈值的一个刻度上就是超焦距了。这时,远景深就是无限远,另一个相同光圈值刻度所指的距离就是近景深;两个相同刻度之间的距离,就是全部景深,只要在这个景深范围之内的景物都会清晰。第二,如果你的镜头上没有景深标尺,用公式计算,也很简单,就是上面讲过的简单公式:H(mm)=1000*F/f,即焦距除以光圈,用心算都可以算出来。第三,还有一种记忆法:把你这个镜头最常用的某个光圈记住它的超焦距,例如50mm焦距f/11光圈,超焦距是4.6M。光圈加大2档,超焦距增加1倍。光圈缩小2档,超焦距减少一半。焦距增加1倍,超焦距也增加1倍;焦距减少一半,超焦距也减少一半。怕估计不准,留有一点余地就是了。
最适宜用超焦距的情况:1、拍需要大景深的一般风景;2、抢拍,来不及对焦的时候,用超焦距还可以避免对焦的时滞;3、拍急速活动的物体和人,如行驶中的汽车、火车,运动场上的人物,嬉戏中的儿童,快速的飞鸟等等;4、遇到各种难以自动对焦的环境时。
不适宜用超焦距的情况:1、微距摄影,要求对焦非常准确,而且物距又很近,即使你用最小的光圈,超焦距景深也无法涵盖主体;2、大光圈摄影,假如用50mm焦距,f/2.8光圈,超焦距是18M,它涵盖的近景深是9M,用超焦距意义不大。3、超长焦距镜头,比如你用500mm镜头,即使用f/16小光圈,超焦距涵盖的近景深也有16.5M之远,用超焦距意义不大。而且,用大光圈或超长焦距镜头的超焦距必然很远;距离越远,在镜头上就越难准确定位,因此,超焦距在10M以上都不具备实际操作性。
微距摄影不适宜用超焦距,却很适宜用手动对焦。一朵小花,它的花瓣、花芯、花粉甚至绒毛距离都不相同;一只昆虫,它的眼睛、嘴巴、触角、翅膀距离也不一样。被摄物距离很近,景深往往不能全涵盖,你只能凸出它的某个细节。你究竟想要哪个部位清晰?自动对焦系统很难判断你的意图,它所给出的结果,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的,这时只好用手动对焦来解决。
有时候,背景离主体较近,如果自动对焦,即使用最大光圈也无法虚化背景。比如你拍摄某个纪念性建筑,后面是一群高楼大厦;你知道,如果用常规办法,小光圈、自动对焦,这个纪念性建筑就会被淹没在高楼群中,变得很不起眼,你需要虚化背景,把高楼群同主体“隔离”开来。你试图用大光圈,如果你的镜头有足够大的光圈,也许可解决问题,但你的镜头最大光圈还不够大,所以还是虚化不了。这时可用手动对焦,把对焦距离移近,在取景器中观看,调到大楼变虚(不一定很虚),主体仍然清晰就可以了。
此外,还有一些虚化手段,例如,在行进中的火车上照人像,窗外背景变虚;用“摇拍”跟踪拍摄奔驰着的汽车、马匹,使背景变虚;用慢速拍瀑布、激流、海浪,让流水变虚……等等,不过这些都与景深无关,不属运用景深的范畴。